世界足球俱乐部杯

浦城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快捷登录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65023|回复: 16

[原创] 尘封在苍烟落照中的“吴郡墓”

[复制链接]
楼主
发表于 2014-9-12 07:31:48 | 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 |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
本帖最后由 残荷听雨 于 2014-9-12 07:59 编辑
# U, P9 b' O/ m! M
: [9 S* U2 P" m3 q0 v1 R% \
尘封在苍烟落照中的“吴郡墓”
    吴郡,字云士,祖籍安徽凤阳,生于明崇祯九年(1636),其祖父吴高,明末任京卫指挥使。崇祯十七年(1644),李自成义军进京时,其父吴贵及家属7人被杀。吴郡时年8岁,由老仆携带逃来福建。及长,胆识超群。因贫,流落于汀洲、泉洲之间,后在浦城县黄溪洲定居(今浦城县永兴镇前墩村黄溪洲自然村)。
    康熙二十二年(1683)六月,是时海疆不宁,吴郡仗剑从军,随靖海将军施琅进攻澎湖列岛,澎湖是台湾之门户,施琅督师从铜山(今东山)出发,十五日抵猫屿、花屿。乘南风进泊八罩。其时台湾郑氏政权武平候刘国轩集中兵力2万余人,船200余艘守澎湖。沿岸凡可登陆之处皆筑短墙,置腰铳、环20余为堡垒。十六日,清军对澎湖发起进攻,吴郡随游击蓝理等“首先冲锋破敌,直入贼船”;俄而,郑军船乘潮复合,齐出包围,吴郡乘楼船冲入敌阵,奋力战斗。是日,施琅军斩杀郑军及兵卒3000余人。十八日,克虎井、桶盘二屿。二十二日,施琅作严密布置:吴郡随总兵陈蟒率船50只东指鸡笼屿,总兵董义率船50只西指牛心湾,作疑兵以牵制对方;施琅自督56船(分为8股)居中,并留80余船作为后援,然后对澎湖发动总攻。刘国轩率部悉数来拒。官兵联络齐进,冲破敌阵,8队踊跃奋呼,东、西两路夹击,波涛腾沸,自辰至申,焚郑军船百余,毙将及兵万余人。澎湖被攻克,刘国轩乘小船逃回台湾。吴郡 随施琅率军进攻鹿耳门,乘胜直逼台城,向郑军展开政治攻势。七日后,郑氏率众归降。从此、台湾纳入清朝版图。
    吴郡因收复台湾而立大功,加封左都督衔,授山西大同镇标游击,吴郡曾随镇将俞某出猎,用枪击毙一虎,不久补为天柱营参将。大将军席某督兵征苗族,命吴郡为前驱,领兵攻破天星、悬落、愁叹几个城寨,并在接彝民杂居地杀牛宴饮士卒,耀兵威以慑苗民。苗民苦杂派夫徭,吴郡会同有司禁革之,苗人心悦诚服。后升为黄州协副将。又调广东香山,因收伏海盗有功,康熙四十七年(1708),升任浙江定海镇总兵,驻军舟山。在倒头澳、长途、双合山、两头洞等处日夜巡防,护送往来商賈过境;又在舟山添设消防器具,以防火灾。
    康熙四十九年(1710),福建闹饥荒,朝廷命吴郡截留江浙的漕粮赈济,吴郡租商船与其子兴业分途运送,不到半月, 5万石米齐集漳泉,百姓喜若更生。随后署理松江提督,康熙五十一年(1712),升浙江水师提督。康熙五十四年(1715)卒于任上。后扶柩还乡,葬于浦城县黄溪洲。
    为纪念吴郡跟随施琅将军参与收复台湾的功绩,县文物管理部门拟对吴郡墓进行面修复。2008年9月,县人民政府向省文化厅呈报有关申报材料,将吴郡墓列入福建省第七批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”和“涉台文物”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原发表于《浦城时讯》

. d1 S; B6 `. S$ w3 d3 f! ?4 H  s4 y0 b" Y6 l$ \; l0 m. W

评分

参与人数 1金钱 +30 金币 +10 收起 理由
松林钟声 + 30 + 10 很给力!

查看全部评分

沙发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9-12 07:56:17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厦门
欢迎补遗、赏评!
板凳
发表于 2014-9-12 09:34:44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
{:soso_e142:}
地板
发表于 2014-9-12 09:45:31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福州
本帖最后由 松林钟声 于 2014-9-12 09:47 编辑
: \. ]& x: u$ g
{:soso_e129:}
5 K/ G; Z5 h2 F" b          {:soso_e183:}拜读此文后,更使来者加深了解历史上吴郡征战行踪。。。。。

8 E; s" G! s/ r4 A+ P
5#
发表于 2014-9-12 10:32:59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福州
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4-9-12 07:568 y  x' Q3 r+ Q$ E" C& L
欢迎补遗、赏评!
6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9-12 11:32:29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

: A/ m; y+ S; o谢谢赏读!
7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9-12 11:44:42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

; h% P9 I& ]2 ^1 W" Y8 v此文为你的诗作补充。让网友们更了解吴郡。
8#
发表于 2014-9-12 14:47:49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福州
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4-9-12 11:44
* W" g8 N/ T# C2 S7 X此文为你的诗作补充。让网友们更了解吴郡。

/ U/ O0 ^' j: s/ Y9 m) l. N噢克。
9#
发表于 2014-9-12 18:33:33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莆田
拜读老师新作,晚上好{:soso_e160:}
10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9-12 21:53:38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厦门
浮盖闲云 发表于 2014-9-12 18:33/ v0 Q. {5 {) M. e0 `. N
拜读老师新作,晚上好
- N( W  P1 p) a
      谢谢赏读!不是新作。是几年前文物普查时所写。我所发的诗、文,除近日新写的外,其它的大都在刊物上发表过。有新作,也有旧作。祝晚安!
11#
发表于 2014-9-23 11:53:41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厦门
{:soso_e179:}
12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9-23 23:03:13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

$ z6 s9 N+ X3 i- e% o$ p! f' R* C' c谢谢“可燃冰”先生的鼓励!
13#
发表于 2014-9-25 09:19:46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浙江 来自 浙江温州
吴郡的英雄事迹,值得一赞,是浦城吴氏的骄傲,感谢达兄美文。
14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9-25 14:08:49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湖南 来自 湖南长沙
春雨秋风 发表于 2014-9-25 09:19
# I5 C- _5 q; b  W吴郡的英雄事迹,值得一赞,是浦城吴氏的骄傲,感谢达兄美文。
- E9 m# x* Y4 Y3 P1 H% n% b
      ) n# [% q7 X: Z; |) X: @" E1 h" v
      吴姓可是浦城第一大姓。宋代就出过“吴氏三贤”:吴待问、吴充、吴育。可吴郡的祖籍乃是安徽凤阳。
15#
发表于 2014-9-25 15:28:40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浙江 来自 浙江温州
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4-9-25 14:08
3 Q+ n! X1 m; H+ f吴姓可是浦城第一大姓。宋代就出过“吴氏三贤”:吴待问、吴充、吴育。可吴郡的祖籍乃是安 ...

: Q( b7 S7 p" ?8 D0 Q. D浦城至少是他的第二故乡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免责声明|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:0599-2842928邮箱:675062596@qq.com|广告服务|小黑屋|手机版|手机版|浦城论坛 ( )

GMT+8, 2025-4-10 00:10

Powered by X3.5

© 2001-2025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